慧眼识得金镶玉:田汉

时间: 2024-03-12 热度: 0 来源:团结出版社

田汉刚认识聂耳时,聂耳正在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团里担任小提琴手。聂耳作为一个热血青年,来上海寻求真理,彼时的他很不满足现状。田汉对聂耳说:“一个中国人应该有强烈的爱国之心,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。”

聂耳听了田先生一席话,觉得胜读十年书。田汉介绍他认识了很多进步青年和音乐界朋友,还介绍他参加了“苏联之友社”的音乐组。他在这里接触了几位共产党的音乐家,在他们的帮助下,聂耳提高了思想水平和艺术技巧。

田汉与聂耳(左)

田汉后又介绍他到联华公司工作,他深入工厂、农村、学校,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为田汉谱写了大量歌曲,如电影《母性之光》的《开矿歌》,《桃李劫》的《毕业歌》,《风云儿女》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;话剧《回春之曲》的《告别南洋》和《梅娘曲》;歌剧《扬子江暴风雨》,聂耳还在剧中扮演了一位码头工人,在他怀中死去的孩子的扮演者是田汉的儿子田海男。


在1933年至1935年的两年中,聂耳经常来田汉家汇报自己的思想,田汉发现聂耳不仅喜欢音乐,更有一股追求上进和体恤劳苦大众的心。田汉每次为电影公司写插曲时首先就想到了他,田汉与聂耳共合作了37首以上作品。为了体验工人生活,寻找创作源泉,我父亲还陪他去车站、码头、矿山听工人们的劳动号子,为他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音乐基础。后来田汉还介绍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他非常高兴地说:“我很荣幸地把一位年轻有为的音乐家、一位革命战士介绍到队伍里来了。”


1937年7月7日,日本发动了“卢沟桥事变”,开始全面侵略中国。党组织都已转入地下活动,田汉由民厚北里搬到法租界瑞金二路日晖里41号。正在联华电影公司上班的聂耳有天来家看望田汉,也正巧田汉这时冒着小雨回家,他进屋就非常气愤地说:“日本都要打到上海来了,商店里留声机还在播放靡靡之音,还有人在唱‘桃花江是美人窝,桃花千万朵,比不上美人多’,这样下去怎么得了。国家都要亡了,人民将会成亡国奴了。”


之后谈起工作,田汉对聂耳说:“电通公司有一部电影叫《风云儿女》,公司负责人司徒慧敏要我帮他们写一个插曲,我正在构思,我写好你就帮我配曲吧。”聂耳满口答应,说过两天来拿稿子。两天后他准时赶来,当时田汉大概写了二段词,聂耳看后感到有点长,田汉说:“今晚我再修改一下,明天一定可以给你了。”第二天,田汉自己反复朗读了几遍后交给聂耳,并对聂耳说:“我的家乡有这么一句话,‘催命鼓,救命锣’,希望你在唱之前加点鼓和号,更能激起人民的斗志。”同时还要聂耳去参考法国的《马赛曲》《国际歌》和俄罗斯的《船夫曲》。


正在聂耳抓紧谱曲的一个晚上,田汉突然遭到国民党特务逮捕,被押送南京。聂耳将歌曲立即交给电通公司的负责人应云卫,并把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作为《风云儿女》的主题曲向全国播放。这首歌聂耳采用进行曲的方式,表现出大刀阔斧、斗志昂扬、视死如归的气势,激励全国人民来抗日、来战斗、来保卫祖国。不管是在抗战前线还是生产大后方,不管是大江南北还是海外有华人的地方,大家都在齐唱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保卫着祖国保卫着家乡。


在国难当头的时候,党为了保护聂耳,让他先去日本再转道去苏联学习和深造。不料,1935年7月17日,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,真是英年早逝。田汉在监狱里闻听这一消息,悲痛欲绝。为这位朋友,这位音乐天才,田汉在狱中挥毫写下《悼聂耳》:

一系金陵五月更,

故交零落几吞声。

高歌正待惊天地,

小别何期隔死生。

乡国只今沦巨侵,

边疆次第怀长城。

英魂应化狂涛还,

重与吾民诉不平。


田汉曾这样评价聂耳:当初正因为“学院派”对他的奚落和嘲讽,才激起了他的顽强斗志和爱国热情,聂耳的出现就像晴空中一声巨雷,像威震群山的一只雄狮,他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的作品,给中国人民留下了热情奔放、豪情万丈、振奋人心的歌曲。

作者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