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介石、蒋经国和宋美龄在台湾的最后岁月

时间: 2020-05-14 热度: 256 来源:

1975年4月5日,89岁的蒋介石在台湾病逝。

1949年以前,蒋氏家族曾经是中国最显赫的政治豪门,统治中国大陆22年之久、又在台湾偏安26年的蒋氏家族在台的生活也鲜为大陆普通读者所知。团结出版社近年来相继推出《蒋介石的晚年岁月》《宋美龄的晚年岁月》《蒋经国的晚年岁月》三本书,讲述蒋介石一家在退出大陆后,在台湾生活的点点滴滴。本文从三本书中摘录了部分记录蒋介石、蒋经国、宋美龄三人在台湾最后岁月的文字,供读者了解那个时代的蒋氏家族的生活。

蒋介石的晚年生活:逗狗、养花

蒋介石晚年不仅对做礼拜有极浓厚的兴趣,而且非常喜欢逗狗、养鱼、摆弄花草。

蒋介石每天快用完午餐时,一条中型的白狗就被放进蒋介石的餐厅里,接着一个侍卫人员拿着盘子,等待着蒋介石调拌白狗的饭食。据台湾资料称:蒋介石非常喜欢这条白狗,自然这条狗对蒋介石也非常亲热。常与蒋相处的牧师周联华,猜想蒋之所以喜欢这条狗,一定因为这狗是条名犬。好奇心驱使周联华问蒋的爱犬是什么种。蒋介石听后笑而不答。宋美龄一听便知周联华外行,于是问他道:“你猜猜看是什么种呢?”这一问把周联华难倒了。周在这方面的确是外行,平时只会读《圣经》、布道。搜寻记忆,他想起在蒋介石官邸的庭院里,看到侍卫官训练警犬,他们受命寻找失物,不消片刻就把一方手帕找到了。周认为蒋的 这条白狗一定是千中选一、万中选一的名犬了。周联华还记得宋美龄也有一条爱犬,它能担任警戒工作,有一次宋美龄和蒋介石开玩笑说:“你假装着打我,看看它帮助谁?”结果周联华看到的场面是:那条狗总是挡在蒋介石面前,不让蒋介石打宋美龄。周联华想:既然宋的那条狗如此乖巧,那么蒋的这条狗一定比宋的那条狗还要灵通。可是他搜尽枯肠,也想不出 一个适当的、有名的品种来说出那条狗的出身。蒋介石见周联华回答不出,越发高兴。最后,还是宋美龄揭穿这个谜底,她对周说:“我告诉你罢,你就是对狗很内行,也说不出它的品种,它是土生土长、台湾生的土狗。”

蒋介石逗完狗后,有时去庭院散步,有时4时半去散步。在庭院散步时,他总是走到水池边,在一张石凳上坐下来。然后将饼屑均匀地抛撒到水中,不一会儿,成群的金鱼蜂拥到池边抢食。此刻,蒋介石异常兴奋,边喂金鱼边像检阅部队点名一样,每条鱼都取有一个名字,有一次他对左右说:怎么今天XX还没有来吃?

蒋介石不仅喜爱逗狗、养鱼,而且还特别喜欢花卉,这一爱好鲜为人知。蒋常常将他喜爱而罕见的花卉,陈列在他常去憩息的“兰亭”里。他每次做完礼拜回来,几乎都到种满花木的园艺所里转一圈。据台湾资料称:蒋对花木的生长观察很仔细,往往比花匠还要细心。不仅如此,蒋还有时亲自摆弄花草。花匠们为 蒋介石在官邸里建造一座玫瑰园,他兴致好时,就与花匠们改良花的品种,做插枝的工作。

最让蒋介石喜欢的是那些台湾产的蝴蝶兰。蒋曾对花匠说:“西洋兰太过艳丽,倒不如我们土产的蝴蝶兰,清艳芬芳。”1973年,蒋介石曾要林务局在海拔2600米的高山区,试种在寒带才能生长的牡丹。这些牡丹是日本农校河本教师精心培养改良的,过去每年献给蒋介石一些上品,前后有100多株。由于这些花木不适应台湾的气候,在官邸试种以失败告终。后来这种花木在高山地区试种成 功,但蒋介石此时已不在人世了。

蒋经国死因之谜

1988年1月13日,作为台湾政治强人的蒋经国突逝台北。一时间,岛内惊呼:蒋经国是被害死的,是被累死的,是被气死的。

关于蒋经国的死因,有种种说法。一种说法是:蒋经国是被累死的。蒋经国之所以被累死,台湾《雷声》周刊发文分析说,蒋经国被累死“主要是由于他‘事必躬亲’的个性所以致之”。举例言之,油电降价,原本不能算是重大“政策”,应该由“中油”及“台电”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作出决定呈报“经济部”核定即可,充其量再呈请“行政院长”俞国华作最后核定。但俞国华深知蒋经国事必躬亲的性格,因而不敢做主,无论外界压力如何强大,一副笑骂由人、好官我自为之的模样。然而国民党中常会开会时,蒋经国听取报告,得悉外界对油电降 价期盼甚殷,立即指示油电降价。这一件众所瞩目的油电降价,就因蒋经国一言而决,极其简单。因此,当时有议论说,如果国民党其他军政大员能够认真负责,“蒋经国应该还可以多活几年”。

还有议论说:蒋经国是被民进党气死的。蒋经国病逝后,国民党一位要员说,蒋经国是被民进党“害死”的。蒋经国早就得悉民进党在12月25日“行宪”纪念会会场举行示威抗议,“总统府秘书长”沈昌焕当时向蒋建议:“那您不要去好了。”蒋经国答称:“你要搞清楚,我怎能回避这些事情?”“安全局”希望把纪念大会移到阳明山中山楼或者政治作战学校召开,因那两个地较易管制,但被蒋否决:“没有这种事,为了人家闹事,你就改地方,你说这行不行?”《雷声》周刊对此评论称:蒋经国始终认为民众十分清楚他推动“民主宪政”的决心,如果不是他这些年来极力压制保守派气焰,这些示威抗议的人,恐怕大多数早已身陷囹圄,因而深信这些人不会冲着他来,至少会在他致辞后才会有所行动。不料,事与愿违,蒋经国在致辞时,甫告开口,民进党11位“国大代表”便起立大声抗议高喊“国会”全面改选,似乎已将箭头对准了他,致使蒋经国气急攻心,埋下了病逝的种子。

此说的确有一定道理。蒋经国回到官邸后上床休息。忽然问王家骅:“当时的情形怎么样啊?”王将会场情形如实奉告,蒋听罢没有讲话。从25日到1月10日,蒋经国心情一直不好,不愿多说话,这使蒋孝勇非常担心,他请郝柏村到官邸陪其父亲谈话。10日那天,蒋孝勇陪侍床前,好长一阵子无语之后,蒋经国开口说:“我一辈子为他们如此付出,等到我油尽灯枯时,还要给我这种羞辱,真是于心何忍。”蒋孝勇说他当时极为痛心,“没法讲些什么安慰父亲,只有泪水往肚子里流”。

衡诸事实,这种说法与前面蒋经国死前有烦恼之事导致胃酸增加、血管破裂似相吻合。

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赴美原因

在蒋介石去世后的第165天,宋美龄就称病赴美就医。台湾人士称,这是极高明的政治决定,因为如果继续留在台湾,她的身份、地位、角色都将会十分尴尬。

那么,宋美龄在蒋介石死后很快就离台赴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?

从1975年9月17日,宋美龄在行前发表《书勉全体国人》这份4000字的告别词中粗略地看到一些她列举的“出走”的理由。

文章前半部分是诉说她在近年来所遭遇的一系列变故:

“近数年来,余迭遭家人丧故,先是姐夫庸之兄去世,子安弟、子文兄相继溘逝,前年蔼龄大姐在美病笃,其时‘总统’方感不适,致迟迟未行,迨赶往则姐已弥留,无从诀别,手足之情,无可补赎,遗憾良深,国艰家忧,接踵而至,两年前,余亦积渐染疾,但不遑自顾,盖因‘总统’身体违和,医护唯恐稍有怠忽,衷心时刻不宁。‘总统’一身系国家安危,三民主义之赓替,‘中华民国’之前途,全担在其一人肩上。余日梦侍疾,祷望‘总统’恢复健康,掌理大事,能多一年领导,国家即多一年扎实根基,如是几近两年,不意终于舍我而去,而余本身在长期强撑坚忍,勉抑悲痛之余,及今顿感身心俱乏,憬觉确已罹疾,亟须 医理。

又回顾了蒋介石去世后一些令宋美龄感动的场面:

“回溯‘国丧’期间,我同胞对‘元首’之肃穆哀悼,出于赤诚之爱戴表露,见诸国父纪念馆之感人景象,使余永世难忘,难觅恰当词汇,予以描述。千千万万之空身历其境,不分你我,融协随和,静默无声,神态严肃,循序排队,耐心宁候,昼日漏夜,忘其累苦,只求一瞻‘总统’遗容,致最后之敬礼。纪念馆前一排居民,有自动开放门户24小时予人方便,亦有自动供应茶水者。由中南部各处前来吊祭之同胞,有一路须经七八个小时行程始达台北市,原先排 列在前之致敬之同胞已伫立六七个小时,竟自动退让,使远来者得先入灵堂,毫无骚扰纷乱,充分表现礼让精神。灵堂外走廊中三军仪仗队同志双手擎枪,虽立正如木人,亦有涕泪难抑者,但仍肃立不稍改变其庄严仪态,令余感动伤心。

宋美龄离台的内幕外人是不得而知的,只能从表面现象作分析。

亲蒋的刊物称之为“夫人深明大义”,有意“回避”,以便“经儿”放手大干;或是宋美龄由于悼亡心切,老地方容易触景生情,故换个环境,减少点悲伤。

而另一些刊物则不以为然,揣测说,这是蒋经国的亲信向宋美龄施加了压力,请她离去。因为宋美龄发表的书面讲话中引了“圣咏”诗一首,称“莫偕无道行,耻与群小立,避彼轻慢徒,不屑与同席”,流露出她是受到排挤后含恨而走的。

无论别人如何说长道短,宋美龄去意已决。9月17日上午,她乘坐“中美号”专机前往美国,到机场送行的有严家淦“总统”伉俪、蒋经国“行政院长”夫妇和家人、张群等“总统府”资政及驻台湾的各国使节一百多人,蒋经国亲自扶持宋美龄进入机舱内,随同宋美龄赴美的有十多名侍从人员和护士。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,当晚9点35分,“中美号”抵达美国肯尼迪机场,台湾驻美“大使”沈剑虹夫妇及美国政府代表在机场迎接,随即由六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护送宋美龄去了纽约的长岛。





作者: